当所有界面都变成英文时

当所有界面都变成英文时 很久没有从备用的题目中选取主题来写东西,每天都是临时想到什么便开始毫无头绪地写。翻开笔记,很多一时记录的题目或是害怕写不出来或是懒惰,一直搁置着。 今天想到朋友说的一句话,觉得蛮有道理的。这句话很简单,就是“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”。跟马云说的“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之前有一段时间,把手机操作系统,电脑操作系统,微信客户端,钉钉客户端等等,但凡能够将系统默认语言设置成英文的软件产品,统统调成了英文。 也许有人觉得我是在装酷,卖弄自己的英语水平。然而,讲真我并不觉得是在炫耀什么,也一直保持着低调。 我想说的是,只有全部换成英语界面的人才能体会另外一种用户体验。因为众所周知,Windows操作系统,苹果的iOS系统,以及谷歌的Android系统最早的版本语言也都是英文。乔布斯在设计第一款iPhone时,想必整个手机里都是英文的界面吧。 一直很喜欢简约风格的设计,虽然有些单词还是会看不懂。在使用一段英文界面后,不知不觉习惯了使用英文的操作系统和客户端,部分APP也使用的很顺手。然而,发现那些使用起来很别扭的APP,大多给人的体验也不是很好。

以前会有人觉得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,各个国家的人对审美会有所差异。互联网自诞生之初,就为全世界所共享,这么多年过去了,审美虽有所差异。但用户体验涉及的范围已不只包括视觉上的审美,还包含了对细节流程的设计,交互体验的设计,环境变化的设计等等。 一些软件的界面变成英文后,英语中或掺杂着中文,或是直接是汉语式翻译的英文,完全没有顾虑外国朋友的用户体验

想起以前在做英文企业网站,经常会面临将一些产品名词翻译成英文,大多人采用的方法是用谷歌翻译,省时省力,方便快捷。 结果往往是,很多客户在与客服对话时大惑不解。我也尝试过这种快捷的方法,然而发现大家都这么做,就立马放弃了。 只有采取笨方法,向技术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同事请教产品在国外客户那里的真正名称。两三个月下来,那五六十个产品了解的一清二楚,后来到网站上咨询的需求信息也都更精准。这种本地化的产品翻译,其实也是一种改善和提升用户体验的做法

最近,但凡有闲暇的时间都在思考对个人的定位,觉得对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十分感兴趣,解决了长期以来盘踞在心头的一大困惑。此外,也发现勇敢去写,认真去写,总是能写出来东西,如同今天。(46天/100天

Powered By Valine
v1.4.14